找到相关内容102篇,用时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黄念祖:谷响集

    成员,人人均必以此为愿,如有异说,决非我先师之徒也。当今末世,欲出生死,唯有求生净土之一法。修禅、习密、学教,无一不可,但不求往生则不可。盖“菩萨有隔阴之昏,声闻有入胎之惧”,...

    黄念祖

    黄念祖|谷响集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0/1253321558.html
  • 净空法师法语类编(一)[刘承符居士辑]

    的人是大菩萨,大菩萨照顾小菩萨,小菩萨有隔阴之迷,经大菩萨一点破,恍然大悟,其愿力再超过业力,又是一个再来的人。转凡成圣就在此时,不要等来生。 【谈礼敬】   △ 十大愿王以礼敬诸佛列为第一,...

    净空法师

    菩萨行|净空|修行|六度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0000006631.html
  • 悟后起修

    所以忏悔着重在发露。   为什么要发露?因为我们修行最大的障碍就是“阴”,所谓阴,就是非向阳。色、受、想、行、识叫五阴,大菩萨转世都还有隔阴之迷。我们过去的错误想念和行为,如果不发露出来,不把它曝光,...

    耕云先生

    |安祥禅|耕云|禅宗|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12/1835396917.html
  • 因果轮回的科学证明(第二集)

    王阳明都把前生给忘掉了。他为什么会忘掉?这就是刚才我们谈到,在投胎、出生种种的痛苦、折磨,往往会把他前生的记忆都给磨掉。在佛教里面有一句话,叫菩萨都有隔阴之迷,哪怕是做菩萨,你看他隔了一世都迷了,都忘掉...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集)2006/5

    |轮回|因果|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04/1710278848.html
  • 从人的过去现在到未来

    因为隔了身体,所谓“隔阴之迷”。中阴身,可以说分开了前生与今世,但也连系了今世与前生。   (三)业   维系生命的第三个力量,就是业力。业力,有“润生&...

    星云法师

    人生|星云

    http://www.fjdh.cn/article/2007/11/22540819033.html
  • 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下手处似是消极,及其结果与其他大乘法门无异。生生世世留住娑婆,接受挑战,练就菩提,于理讲得通,于事几人有能耐?一个‘隔阴之迷’,就够打却多少伶牙利嘴?!净土讲究实事求是,如果看他老修行的过程,遽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3739472.html
  • 宇宙万有本体论(二)

    世 根器浅劣   去圣时遥 业障深重 未证无生 宁逃后有   识心未尽 总属轮回 未出三关 仍落三界   烦惑未断 转生即迷 隔阴之昏 入胎之昧   博地凡夫 安免随流 娑婆浊世 分段生死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35941046.html
  • 火焰化红莲

    世界里修行,因环境恶劣,障道缘多,不易成就;尤其以寿命较短更形成大障,行者常于功行未成就时寿命已尽。所谓「菩萨有隔阴之迷」,舍生易报,顿忘前修,下辈子能否继续潜修,实难把握,故既发菩提心,为行菩萨道,乃...

    果煜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90843316.html
  • 妙泽居士著:佛学的真实面目(4)

    这些都是一种因为众生有分别意识及相应出俗谛名言而为之安立的传法。我们凡夫以为有‘我’,恐惧失去‘我’,因无智慧,被业力所牵分断生死,隔阴之迷等因缘所至,...能超越三维空间。   (3)他心通:   简单来说,就是能够知道其他众生心中在想什么的特异功能。   (4)宿命通:   一般而言,就是指没有隔阴之迷,能够了知自己以前投生在何处、作过什么事等...

    妙泽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21844297.html
  •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2)

    ’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这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02545514.html